你对癌症了解吗?癌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长,癌症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,但是很多人可能对癌症了解不多。正确认识癌症有助于预防和治疗。你有这些常见的癌症认识误区吗?
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: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约392.9万例,其中男性约为215.1万例,女性约为177.8万例;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,平均每分钟有7.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。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约为233.8万例,其中男性约为148.0万例,女性约为85.8万例;平均每天超过0.6万人因恶性肿瘤死亡,平均每分钟有4个人因恶性肿瘤死亡。(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,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5年登记资料)
对大多数人来说,被确诊为癌症是改变一个人生活的重大事件。由于缺乏相关知识,一些人听到‘癌症’这个词时会感到莫名的恐惧,一些人会不遣余力的隐瞒自己的疾病,还有一些人只会用传统的治疗方法,直到癌症晚期而难于治疗。其实,积极地正视癌症,尤其是破除关于癌症的误区,对于早发现、早治疗具有非常重大意义!
癌症认知的误区
【误区一】癌症等于绝症
在中低收入国家,人们对癌症持悲观态度。他们认为癌症是一种绝症,患上癌症就等于被判死刑。在低收入国家,48%的人认为癌症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,患上癌症等同于被判死刑。在中等收入国家,39%的人持同样的观点。相比之下,高收入国家仅有17%的人这么认为。这种误解可能会影响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,因此他们可能在确诊癌症后拒绝积极治疗。这种观点对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也是非常不利的。但事实上,在早期临床治疗中,许多癌症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,生存率也很高。
随着人类对癌症作为一种持久性疾病(也可以叫作慢性病)认知的加深,人们逐渐意识到预防癌症是对抗癌症最有效的武器。许多科学研究和有效的控制活动表明:1/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。如果早期诊断,1/3的癌症可以治愈。合理有效的姑息治疗可提高1/3例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。因此,不要认为患上癌症只能等待死亡,积极与医生配合治疗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。
【误区二】治疗癌症是医生的事
在经济发达国家中,72%的人认同治疗癌症的方案应当是患者与医生共同决定的模式。事实上,往往是当患者的心态摆正了、思想乐观了,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,是能够使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,或者带病延长了生命,并且保证了生活品质。所以治疗癌症不仅是医生的事,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。
【误区三】所有的癌症都会遗传
癌症确实有遗传倾向,即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成为癌症的“靶子”。癌症的家族倾向有两种表现:一种是许多人患不同类型的癌症;另一种是在一个家族中存在某些特定癌的聚集。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,大约5%的恶性肿瘤是遗传性的,80%以上的恶性肿瘤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癌症不仅取决于它的遗传因素,还取决于它接受了多少致癌物和促癌物的作用。例如:乳腺癌、肺癌、肝癌、食管癌、宫颈癌等,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。因此,即使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,只要注意预防,做好自我保健,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,避免接触或食用强致癌物质,注意定期体检,癌症也是可以拒之门外。
【误区四】癌前病变是癌症
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。常见的癌前病变有慢性宫颈炎、乳腺纤维囊性疾病、结肠息肉病、慢性胃溃疡、萎缩性胃炎等上皮不典型增生。癌前病变本身不是恶性疾病,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,很容易成为癌(或肉瘤)。因此,我们既不能轻视癌前病变,也不能一谈论癌前病变就变色。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,注意定期复诊观察。
【误区五】癌症是一种富裕病
癌症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疾病,影响到所有年龄段和社会经济阶层。癌症不仅影响老年人,也影响青年男女,而且往往是他们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。癌症对所有人的影响都是具有毁灭性的,特别是对穷人、弱势群体。癌症会使他们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。
【误区六】癌症(肿瘤)有传染性。
癌症(肿瘤)本身没有传染性,但是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。比如有一些肿瘤的发生是和病毒息息相关,而且这些病毒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。如HPV(人乳头瘤病毒)可引起宫颈癌、乙肝病毒/丙肝病毒(HBV/HCV)可导致肝癌、EB病毒可导致鼻咽癌等。也就是说,引起特定肿瘤的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。因此,切断病毒传播途径,避免被致癌病毒感染,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。如果患上这些疾病,一定要尽快治疗,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,避免病毒向他人传播,也有助于预防自身肿瘤病变。
通过推行使用诊断试剂,进行早期筛查对于尽早发现早期癌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。尽早发现各种癌症早期的病人,并及时给与他们相应的治疗。这也是降低死亡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。从而达到降低减少治疗癌变的资金,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。
防患于未然:应对癌症这种重疾
癌症不可怕,可怕的是无知和偏见;癌症不沉重,沉重的是囊中羞涩。
从以下几方面未雨绸缪、提早准备,也许会把伤心的泪水提前化为欢欣鼓舞的勇气,沉着稳健的去应对。
1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
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付癌症最为有效的武器。注意健康饮食,经常锻炼身体,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,能有效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。
2、重视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检查
癌症如能够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一般来说疗效还是很好的,远期生存率高,大多数病人可以获得根治。因此,及时定期体检是一种有效而经济聪明的健康投资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肿瘤的发病率也会相应的增加,因此,建议30岁以后应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面体检。
3、科学规范治疗
一旦罹患大病,要相信科学,到正规的医院就诊,而不是有病乱投医,规范科学的治疗能够大大延长生存期。而且,伴随着很多先进的治疗方法出现,也大大增加了疾病的治愈率。
4、提早进行财务安排
在做好健康管理的同时,更要做好危机管理。一旦发生癌症等重疾,涉及到的远不仅仅是治疗费用,还有后期的康复护理费用,因丧失工作能力后的收入损失,以及给家人造成的误工等收入损失等。
注:本文数据来源为
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,中华肿瘤杂志,2019年第41卷第1期
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,中华肿瘤杂志,2018年第27卷第1期